發(fā)布時間:2025-05-12 07:15:27
文化廣場占地9600平方米,設有牌樓、影壁、套方庭、游廊等,地面外鋪大理石板材。燈光裝飾為晚清民國華燈和王府庭院燈,并設立體音箱。西側為四柱三樓柱出頭牌樓及二柱帶。
跨牌樓。影壁正面及背面分別飾以“千載文風”和“益津八景”(霸臺朝陽、老堤晚渡、環(huán)城煙柳、堂淀風荷、東廟波光、苑口秋濤、鹽池春鳥、北樓山色)浮雕。廣場南北兩側建有套方亭4座,中以游廊相連,廊亭為古典木結構建筑、彩繪油漆。
書畫院的主體建筑占地面積1694平方米,為北方四合院聯(lián)體結構,室宇寬敞,裝修典雅,功能健全。書院門殿為磚砌基礎,由全實木仿古材料構成。院中央鑲嵌古霸州城微縮實景再現(xiàn)。四圍回廊環(huán)繞,并由畫家許鴻賓畫室、書畫家韓文來畫室和其它書畫創(chuàng)作室等20多個藝術活動室組成。
展廳位于書畫院北側,由廣場北側腰門進入。展廳為鋼結構,屋頂、外墻面飾以仿古磚瓦,內(nèi)部空間面積1269平方米,布展面積可達2500平方米。
在明清兩代,霸州就出過眾多宮廷畫師。清乾隆以后,翰墨名人有崔廷綬、崔恂、李鈞、吳楷、蔡振先等人士,其中崔廷綬的書法,乾隆皇帝大為稱贊:“其形似鬼、其神似鐵、前人無有、后人難學?!焙笕说闷淦堉蛔?,視為至寶。建國后霸州書畫界更是人才濟濟,石文同、王克讓、米春茂等一大批書畫家脫穎而出。著名國畫家許鴻賓受教于齊派李苦禪及其他大師,后自成一家。多取鄉(xiāng)野小景入畫,或玉米莢豆、或蟋蟀蜻蜓,所繪蟈蟈更是一絕,其爪上毛刺、頭上觸須、翅上紋理,皆刻畫至微至精,遂有“蟈蟈許”之譽。書法家馬文鸞楷宗歐柳,行草取“二王”之妙,其楷書純熟清秀,如出天然,行草骨肉亭勻,柔勁相宜,被國內(nèi)書界大師譽為“南有周昭、北有馬文鸞”。
如今,霸州有近兩千名書畫愛好者,其中有50余名是省以上書畫協(xié)會會員。書院建成后將以此為依托,定期舉辦書畫筆會、定期組織名品拍賣、定期進行藝術交流、定期邀請名家講座,促進京津冀地區(qū)的書畫藝術界交流。
霸州益津書院是人們節(jié)假日的好去處,文化廣場讓人們在茶余飯后流連忘返。
益津書院及書畫展廳,常年開放,目前免費參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