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5-05-11 00:25:43
對于玉米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。這種農作物并非我國特有,其實它的原產地在中南美洲,十五世紀(也就是明朝)才傳入到我國,它可以說全身都是“寶”。玉米不僅可以當作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,而且還是工業(yè)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。除此,玉米的秸稈還有很廣的利用價值。這個怎么講?
過去,我記得在我們老家農村,把玉米秸稈拉回家里經過簡單粉碎后可以直接做成飼料,讓牲畜食用。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經過牛棚,都會聽到老耕牛在津津有味吃著粉碎的秸稈,很是陶醉!那種聲音就像我們吃貨發(fā)現了一個絕妙的美味一樣。
還有就是,可以做生活燃料。小時候,我記得爸媽下地回來后,奶奶就吩咐我到外面找一些玉米秸稈,把它折斷送進灶臺里,過一會兒,熱騰騰的米湯和饅頭就做好了。
還有,可以將玉米秸稈粉碎之后栽培食用菌。當然了,這些只是初加工,如果再進一步轉化的話,玉米秸稈完全“變廢為寶”,直接為老百姓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不可小覷呀!
一是加工成燃料,玉米秸稈粉碎后,由秸稈顆粒機加工成秸稈制粒成燃料,一方面供給冶金、化工、服裝、賓館酒店、洗浴 中心、食品廠、橡膠制品廠、電廠等一切需要鍋爐熱源的企業(yè)以及民用生活燃料等場合,一方面作為生物質發(fā)電的原料。據悉,每萬噸玉米秸稈能夠產電約700萬度。不錯吧!
二是產生沼氣,通過玉米秸稈進行沼氣發(fā)酵產生熱能,替代煤和電,為農村做飯和取暖提供清潔能源。
三是用于制造板材,經過粉碎后的玉米秸稈可以代替木材制造高密度秸稈板材,用于建筑和裝修行業(yè),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觀。
四是做成編織藝術品。在玉米收獲季節(jié),將玉米皮剝下,最外一層不用,里面的經曬干后貯存,不要淋雨、受潮。在編織前,可用硫黃熏制,將玉米皮熏白。經熏制的玉米皮,色白如粉、柔軟似線,反面有光澤,編出的產品色澤光亮,美觀大方。根據所要編織的內容,可將玉米皮染成不同的顏色,然后進行玉米皮的紡織和編織??删幙椀靥?、遮陽帽、手包、掛毯等。
所有這些應了一句話,創(chuàng)新,只有你想不到,沒有你做不到。而且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玉米這全身的寶,將從頭到腳被吃干榨凈,實現全株利用,全產業(yè)鏈發(fā)展。我們拭目以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