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5-05-14 14:41:29
孩子不肯上幼兒園,平時應(yīng)培養(yǎng)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
從孩子一歲半開始,我們就有意識地告訴孩子:“寶寶,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哦”、“寶寶都可以自己吃飯了,真棒!”、“寶寶要穿這件新衣服嗎?我相信寶寶可以自己穿上去的!”慢慢地,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越來越多,不愿意讓粑粑麻麻抱著了,衣服要穿自己搭配的,想要上廁所和睡覺的時候也會自己說出來,不用我們再一直詢問。
幼兒園是一種體生活,老師有時候沒辦法面面俱到的顧及每一個小朋友,家長如果能早一點培養(yǎng)孩子自己吃飯、穿脫衣服、單獨入睡的能力,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就會方便一點。如果孩子單獨睡覺時害怕,家長要提前和老師說明,讓老師多多關(guān)照一下。
孩子不肯上幼兒園,家長應(yīng)多鼓勵孩子,讓孩子期盼上學
為了使孩子期盼著早點上學,家長要給孩子一些正面鼓勵。比如,對孩子說:“寶寶好棒!又長高了,鞋子也變小了,可以成為一名學生了,恭喜你!”,“寶寶真能干,都可以自己睡覺了,在學校一定也是表現(xiàn)最棒的!”。千萬不要從反面去刺激孩子,比如對孩子說:“你再不聽話,等上學了,就會有老師專門治你。”這樣會使孩子更害怕上學。
孩子不肯上幼兒園,應(yīng)準備上學物品找到歸屬感
對于孩子來說,幼兒園的所有東西都是陌生的,老師和同學是,吃飯喝水的用具也是,其實,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里找到歸屬感也很簡單。
首先,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專屬用品,如自己的書包、水杯、毛巾、在家用的枕頭和被子,甚至是一兩件**的玩具,這些熟悉的東西能給孩子一些心理安慰。
如果條件允許,跟孩子的**一起上同一家幼兒園。很多家長一般都會選擇離家較近的幼兒園,如果自己小區(qū)有孩子也上這家幼兒園,那么就讓孩子跟小伙伴一起上學,孩子的分離焦慮會減輕很多。
孩子不肯上幼兒園,應(yīng)多多練習“分手”場景
比如帶著孩子一起去朋友家,告訴**媽要出去一下,而且明確告訴她回來的時間,比如“**去買點東西,一小時后回來接你”,一小時后就信守承諾準時出現(xiàn),慢慢地這個承諾就可以被升級為:“今天寶寶要去學校見老師,下午5點**就來接你”,說過的話也盡量做到,讓孩子對你多一點信任,分離焦慮才不會那么強烈。
家長也可以選擇或者創(chuàng)造一些機會,多多練習類似的“分手”場景,讓孩子慢慢習慣短暫的和父母的分離狀態(tài),不過也要遵守承諾,讓孩子相信你說的話是值得信任的才行。
孩子不肯上幼兒園,實地考察 熟悉環(huán)境
有些寶寶能在一開始就快速適應(yīng)幼兒園的生活,很**因是對幼兒園比較熟悉。家長在幼兒園報名和面試成功以后,就每天很開心的告訴孩子,馬上就可以上幼兒園了,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。也會堅持每天帶孩子去學校門口轉(zhuǎn)轉(zhuǎn),告訴孩子去上學的路線,教孩子認讀幼兒園的名字、門牌號,認識附近的建筑物、公交車站**,慢慢地,寶寶就覺得“去上學”好像并沒那么恐怖了。
建議家長們可以在幼兒園開放日的時候,帶上孩子去學?!坝^光”一圈,讓孩子在學校的游樂場上玩一玩滑梯和秋千,和老師見面熟悉一下。孩子對幼兒園的任何一個美好瞬間的記憶,可能都會成為她愿意去上學的理由。
孩子不肯上幼兒園,家長應(yīng)學會“分享教育”
“寶寶,**也好想和你一起去幼兒園,不過**要上班掙錢才能給你買玩具呀,你替**去幼兒園看看好不好?”“**要去上班了,寶寶放學回來可以分享一點你在幼兒園認識了哪些小朋友,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嗎?**也好想知道呀!”
慢慢讓孩子覺得去不了幼兒園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,孩子上學也多了一種使命感,在學校也會有意識的參與好玩的事情。
附:10個問題,讓孩子愿意和你分享在學校發(fā)生的一切
。
今天學校里最好玩的事情是什么?
學校里哪個地方你覺得最有意思?
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呢,什么菜最好吃?
你今天有幫助別人嗎?怎么幫的?
如果你可以選擇,你最想和誰坐在一起?如果孩子回答你誰也不想,那就問問為什么。
如果今天學校來了一艘宇宙飛船,可以帶一個人去太空,你希望它帶誰走呢?
最喜歡哪個小朋友啊,哪個同學是你特別想和他一起玩的?
你希望在學校里做更多/學更多什么?
誰是你們班里最有趣的人?他什么地方特別有趣?
今天班里有沒有哪個小朋友被批評了,為什么被批評呢?